2025年9月23日,北京与新德里同时上了新闻头条。中国官方公布福建舰电磁弹射三型舰载机的消息,印度媒体《欧亚时报》当天跟进,说这是一个重要里程碑,然后又放话:中国还在造下一艘航母,可能是核动力。因为这个,外界把目光又盯回了中国航母的进度表。
先把基本盘说清楚。福建舰是中国第一艘完全自己设计的大型航母,排水量约8万吨,常规动力,甲板上有三部电磁弹射器。同样是航母,辽宁舰和山东舰走的是滑跃起飞路线,福建舰算是换了新办法。再说一遍,电磁弹射的数量比美国“福特”号少一部,但已经是世界前列。
电磁弹射好在哪儿?第一,飞机可以“满油满弹”起飞,不用在甲板上东扣西扣。第二,力度能调,轻的无人机、重的预警机都能弹。还有,起飞节奏更稳,甲板上的人和车就能更顺地配合,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提升。
这次中国官方说“三型舰载机”上舰弹射,分别是歼-35、歼-15T和空警-600。歼-35是中国的五代舰载机,外界常拿它和美军F-35C对比;空警-600是固定翼舰载预警机,全球能把这类飞机放上航母的国家很少。如果这三型机都跑通了流程,说明甲板上的流程和人员训练在加速。
时间线也得摆出来。福建舰在2022年6月17日下水,之后舾装和海试一路推进,2024年开始多次海试。接着这次把电磁弹射能力公开出来,意味着关键系统正在往实战状态靠。这样的工程进度对造船厂、配套厂都是一次总测验。
外界关心能带几架飞机。美国智库CSIS的公开估算是大约60架,总量不输一线航母。虽然不是核动力,但在没有全球部署要求的情况下,常规动力也能干很多事。结果就是,配合补给舰和岸基后勤,第一岛链内的出动率完全可以刷起来。
美国一些军事研究者早就提示,一旦福建舰投入使用,中国海军能在第一岛链和西太平洋带着五代机和固定翼预警机活动。这句话拆开就是看得更远、反应更快、空中管控更稳。因为这个,周边的演训和巡航频率都会跟着变。
印度那边更直接。印度海军现在有两艘航母:维克拉玛蒂亚号和维克兰特号,都是四万多吨级,没有弹射器,走滑跃起飞,舰载机主力是米格-29K,搭载量大致二三十架。同样是航母,这样的配置和福建舰之间的差距,一眼能看见。
接着看印度的下一步。印度海军曾讨论过更大的“维沙尔”方案,后来又倾向于再造一艘和维克兰特接近的航母。另外,印度与美国谈过电磁弹射技术的可能合作,但预算和技术落地时间都很长。结果就是,短期内很难一下子追上。
《欧亚时报》还说,中国在建下一艘航母,可能是核动力。这类消息目前没有中国官方确认,但中国几个船厂的坞区扩建、大型起重设备更新都在持续。核动力航母这种体量的项目,前期准备时间很长,外界只能看端倪,不好下。
核动力的好处大家都知道:耐力强、续航长、机动灵活。航母上的飞机还是要烧航空燃油,舰队也要吃补给,核不等于不要油船。核动力解决的是“船能一直跑”,但“飞机能一直打”还要看补给链和维护节奏。
区域反应也在升级。美国、日本、印度都会调整巡航、演训和通信线路,避免擦枪走火。同样,中国航母出海更频,也需要多和邻近国家保持通报和避让。因为这个,海上的掰手腕会更密,但越忙越要把规矩立牢。
福建舰离正式服役还有几道关要过,比如大强度的甲板起降、武器装填、损管演练,还有和驱逐舰、补给舰的协同。飞行员、甲板指挥员、调度员都要按小时往上加。这些是需要时间的,但节奏一旦跑顺,就会越走越稳。
最后把镜头拉近一点。清晨的江南造船厂,甲板上系着安全绳的工人在擦拭标线,拖车缓缓把一台地面支持设备移到弹射位,海风带着油味吹过来,人们低声互相提示。等福建舰挂上舷号那天,下一艘会不会真上核动力,印度又会怎么跟上?
买股票可以杠杆的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