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给中国划下两条路,要么当韩国要么成伊朗?中方用行动回应
大洋彼岸飘来一个声音,给咱们划了两条道儿,一条通往“光明”,一条引向“毁灭”。这话不是街头小报胡诌的,而是出自一位名叫杰米・梅茨尔的先生之口,他头顶着美国大西洋理事会资深研究员的光环,在社交媒体上公开给中国未来的剧本定了两个结局。
他那意思翻译过来就是:要么,中国就学学隔壁的韩国,把身家性命都绑在美国这驾战车上,老老实实当个副手;要么,就跟俄罗斯、伊朗那几个“硬骨头”一样,被踢出朋友圈,自个儿玩儿去,直到把自己玩儿崩了。这番话听着挺唬人,像是最后通牒,可仔细咂摸一下,那股子藏不住的焦虑劲儿,简直要从字里行间溢出来了。
梅茨尔这位先生,可不是个简单人物。他曾在克林顿时期的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任职,履历光鲜,是美国精英圈子里不折不扣的“自己人”。他嘴里所谓的“韩国模式”,在他们那群人眼里,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成功范例。
你瞧,韩国的安保,得靠驻韩美军撑着;经济命脉,也跟华尔街、硅谷盘根错节。这种深度捆绑,让韩国在很多大事上,都得先瞅瞅山姆大叔的眼色。就像几年前非要在自家后院部署“萨德”系统,那玩意儿的雷达波,明晃晃地瞅着咱们东北,说是防北边,谁心里不跟明镜似的?结果呢?不光把邻里关系搞得一地鸡毛,自家的乐天超市也是门可罗雀,旅游业更是凉了半截。这种“成功”,说白了就是交出了一部分自主权,换来了一张进入美国核心圈的“门票”,代价不可谓不大。
让中国去复制这条路,这算盘打得可真精。意思就是让我们自废武功,放弃独立自主的大政方针,心甘情愿地钻进别人设计好的笼子里。这哪是给人指路,分明是想给一头正在崛起的雄狮套上笼头。
至于另一条路,把俄罗斯和伊朗拎出来当“反面典型”,这戏码就更有意思了。在华盛顿的剧本里,这两个国家就是“不听话”的代名词。
俄罗斯手里攥着让欧洲哆嗦的能源阀门,军事肌肉也是实打实的。从苏联解体后缓过劲来,就没在原则问题上对美国低过头。你制裁你的,我卖我的油,你搞你的北约东扩,我就在乌克兰划下红线。美国联合一帮盟友,连把俄罗斯踢出SWIFT国际结算系统这种金融核弹都用了,可人家愣是没趴下,反而跟东方走得更近了。
再看伊朗,地处中东十字路口,扼守着全球石油运输的咽喉——霍尔木兹海峡。美国对它的封锁和打压,几十年都没停过,甚至撕毁了多国共同签署的伊核协议。可伊朗呢?硬是顶着压力发展出了自己的军事工业和地区影响力,成了中东棋局里谁也绕不开的关键角色。
美国把这两个国家描绘成孤家寡人,是想杀鸡儆猴,对着中国喊话:瞧见没,不听话就是这个下场!可他们好像忘了,中国与俄、伊之间的合作,是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正常国家交往。咱们一起在上合组织里商量事,在金砖国家里谋发展,这跟所谓的“毁灭之路”根本不沾边。
说穿了,梅茨尔这番看似居高临下的指点江山,恰恰暴露了美国内心深处那份压不住的“战略焦虑”。这份焦虑,源于中国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模式,都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和掌控范围。
曾几何时,在他们眼中,中国就是那个埋头做鞋子、缝袜子的世界工厂。可一转眼,这个工厂不仅能造出世界上最好的高铁,还把5G基站铺满了全球。华为的手机,即便被芯片卡了脖子,依然能王者归来;比亚迪的电动车,已经开上了欧洲、拉美的大街小巷;大疆的无人机,更是占据了全球消费级市场的半壁江山。
美国挥舞了多年的技术封锁大棒,本以为能一棍子把中国打回原形,没成想,这一棒子下去,反而把咱们的科技自主神经给打通了。你越封锁,我越要自己搞。美国自家智库都不得不承认,在人工智能、量子计算等好几个关键领域,中国已经从追赶者变成了并驾齐驱的竞争者,甚至在某些方面实现了反超。
经济和科技上的追赶还在其次,更让美国坐立不安的,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增强的号召力。
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不是像马歇尔计划那样附加一堆政治条件,而是实实在在地帮着沿线国家修路、建桥、盖港口,把发展的蛋糕一起做大。这种“大家好才是真的好”的理念,跟美国那种“赢家通吃”的逻辑,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于是乎,我们看到,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加入金砖合作机制和上海合作组织,愿意在国际事务中听听中国的方案。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的比重也在悄然提升。这一切都让那个习惯了在世界舞台中央手持指挥棒的“老大哥”感到极度不适应,总觉得自己的主角光环正在褪色。
当然,还有一个更现实的原因,就是美国国内的政治生态。每到大选年,拿中国说事儿,几乎成了两党候选人的固定节目。他们比着赛地看谁对华态度更强硬,仿佛谁骂中国骂得越狠,谁就越能代表美国利益,越能拉到选票。
这种内卷式的政治氛围,使得理性的声音很难出头,而梅茨尔这种极端化的言论,恰恰迎合了那部分选民的情绪。把外部树立一个强大的对手,也能有效地转移国内民众对贫富差距、种族矛盾、债务高企等棘手问题的注意力。这套玩法,他们用了几十年,屡试不爽。
所以,梅茨尔抛出的“两条路”论,不过是一面镜子,照出的不是中国的未来,而是美国当下的迷茫、焦虑和霸权惯性。他们还沉浸在冷战胜利后的旧梦里,以为世界还是那个非黑即白、选边站队的世界。
可他们没看懂,中国走的,恰恰是他们给出的选项之外的第三条路。这条路,叫独立自主,叫和平发展,也叫合作共赢。我们不当任何国家的附庸,也不想挑战谁、取代谁。我们只想让自己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,同时愿意和所有平等相待的国家一起,把世界这个大舞台建设得更美好。
这条路或许荆棘丛生,但走得踏实、走得长远。它让我们拥有了应对外部压力的底气,也为我们赢得了真正的朋友。
对于梅茨尔先生的“好心”提醒,我们听听就好。中国这艘大船要驶向何方,舵始终握在我们自己手里。未来的世界格局,也绝不是一道二选一的单选题,而是一个需要所有国家共同书写答案的开放式问卷。时代这本大书,早就翻篇了,有些人,是时候读读新的章节了。
买股票可以杠杆的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