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约车到底赚多少钱?这个问题其实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。官方也没有公布过详细、权威的数字,只能靠一些司机自己摸索出来的估算。
就拿杭州的一位网约车司机来说吧,他花了很长时间做了个非常细致的统计,差不多是“史上最全”的那种。从买车的花费到平时开车时各种花费,比如电费、保险费、停车费,甚至车上的手机支架、脚垫这样的小物件,总共统计了39项不同的支出。
他说:“每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”,这也是为了尽可能精准。按照他的数据,从一辆12万买的车开始用,到报废,总成本大约是40多万,具体是400,737元。虽然这些数字不是绝对的,一些不确定或难以预估的开销没有算进去,但整体这份统计已经算比较靠谱了。
他还告诉我,把总开销均摊到开600000公里的车程里,每公里成本大概是0.67元,六毛多一点。这看起来好像还不错吧?每公里只要六毛多,似乎开便宜车,赚的还是不少,特别是那些一块钱一公里的低价订单,司机可能还会觉得有赚头。
但事情没那么简单。实际操作中,司机不仅有载客的时间,还会有空驶的时间,也就是没有收入的“白跑”路程。这个“空驶比率”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实际盈利。
假设一单快车的平均价格是2.45元/公里,空驶率是15%。跑完60万公里后,司机的收入大概只有39.89万600,000×(2.45-0.67)×(1-0.15)。这还不够覆盖之前算的40多万的总成本,相当于白跑一场,算“付钱打工”。
实际上,司机跑的订单不可能全都是优惠的快车,有很多是价格更高的,比如峰期快车,每公里2.45元。换成这个价格,收入能达到大概90.89万600,000×(2.45-0.67)×(1-0.15)。这样一比较,盈利空间就明显变大了。
要记住,这只是理想估算。实际上,订单的单价通常不会那么高,很多时候会比这个低。司机遇到的优惠订单比例也可能很大,情况会更“打折”。
如果假设平均每公里2元,收入就变成了68万600,000×(2-0.67)×(1-0.15),比之前的估算少了不少。15%的空驶率其实很乐观,实际情况可能更糟。你如果你开车的空驶时间更长,收入就更难保证。
整体来网上说的网约车到底赚不赚钱,按这个估算,基本在这个区间浮动。很明显,有时候就是“跑了个空”的感觉,除非订单特别给力,否则赚的钱可能还不够来回油钱。
这也让人心里一沉。开车挣钱到底有多难,背后隐藏的“真相”其实就是:除非你能极大降低空驶率或者找到特别高价的订单,否则很多时候,赚的钱还不够支出变多。这个话题,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
买股票可以杠杆的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