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白五古《寓言三首其二》读记
(小河西)
此组诗约作于天宝二年或三载(743-744),李白被玄宗“赐金放还”前后。
寓言三首其二(李白)
摇裔双彩凤,婉娈三青禽。往还瑶台里,鸣舞玉山岑。
以欢秦娥意,复得王母心。区区精卫鸟,衔木空哀吟。
【注释】摇裔:摇荡。裔,本义指衣袖或衣襟,也指衣服边沿。《和元日雪花应诏》(南朝宋-谢庄):“掩映顺云悬,摇裔从风扫。”
婉娈:形容年少容貌美好或姿态柔美,亦可引申为情感缠绵、文风含蓄等。《咏怀》(魏-阮籍):“二妃游江滨,逍遥从风翔。交甫解环佩,婉娈有芬芳。”《于承明作与士龙》(晋-陆机):“婉娈居人思,纡郁游子情。”《杂诗》(晋-陶潜):“袅袅松摽崖,婉娈柔童子。”
三青禽:三青鸟。传说中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。【《山海经-大荒西经》:“有三青鸟,赤首黑目。”《注》:“皆西王母所使也。”《艺文类聚》卷91引《汉武故事》:“七月七日,上于承华殿斋,正中,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,集殿前。上问东方朔,朔曰:'此西王母欲来也。’有顷,王母至,有两青鸟如乌,挟侍王母旁。”】《读山海经》(晋-陶潜):“翩翩三青鸟,毛色奇可怜。”
瑶台:西王母所居。《太平御览》卷673引《登真隐诀》:“昆仑瑶台,是西王母之宫,所谓西瑶上台,天真秘文在其中。”《拾遗记-昆仑山》卷10:“第九层山形渐小狭,下有芝田蕙圃,皆数百顷,群仙种耨(nòu)焉。傍有瑶台十二,各广千步,皆五色玉为台基。”
玉山:西王母所居。《穆天子传》卷2:“天子北征,东还,乃循黑水。癸巳,至于群玉之山。”《山海经-西山经》:“玉山,是西王母所居也。”郭璞注:“此山多玉石,因以名云。《穆天子传》谓之'群玉之山’。”《清思》(梁-江淹):“愿乘青鸟翼,径出玉山岑。”
秦娥:秦穆公女弄玉。【《列仙传-萧史》:“萧史者,秦穆公时人也,善吹箫,能致孔雀白鹤于庭。穆公有女字弄玉,好之。公遂以女妻焉,日数弄玉作凤鸣,居数年,吹似凤声,凤凰来止其屋。公为作凤台。夫妇止其上,不下数年,一旦皆偕随凤凰飞去。故秦人留作凤女祠于雍,宫中时有箫声而已。”】
区区:驱驱。奔走辛苦。《饮酒》(晋-陶潜):“区区诸老翁,为事诚殷勤。“《杜鹃行》(杜甫):“其声哀痛口流血,所诉何事常区区。”
精卫:典“精卫填海”。黄帝女溺死东海,化为精卫鸟,衔木石以填东海。【《山海经-北山经》:“又北二百里,曰发鸠之山,其上多柘木。有鸟焉,其状如乌,文首、白喙、赤足,名曰精卫,其鸣自詨。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,女娃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,故为精卫。常衔西山之木石,以堙于东海。”】
【诗意串述】此诗为一首比兴诗。首六句写彩凤及青鸟。摇荡翅膀的双彩凤,姿态柔美的三青鸟。往还于王母的瑶台里,歌舞在神仙的玉山颠。目的是讨好秦娥的欢喜,并重新获得王母的欢心。(彩凤及青鸟,喻谗佞小人。瑶台、玉山,喻宫廷。秦娥喻公主,王母喻后妃。)末二句写精卫鸟。辛苦奔走的精卫鸟,衔木填海徒然哀吟。(精卫鸟喻竭尽忠心效力皇上却不为所重者。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买股票可以杠杆的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